鹿特丹大學德庫寧沐鸣以著名荷蘭裔美國抽象派畫家德· 庫寧的名字命名,包括4個系,共有191位教師◼️,2416名學生。“媒體與設計系”是4個系中最大的一個,下設10個專業🎗,包括:廣告🧍♀️、視聽(音像)設計、動畫🙇🏽♂️、數碼攝影、圖形設計、插畫(圖)、室內設計、生活方式與設計、時裝設計和視覺傳達📭。

2006年5月31日,在荷蘭鹿特丹市市長伊沃·奧普斯泰爾先生率團訪問上海之際,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鹿特丹大學德庫寧沐鸣院長Richard Ouwerkerk (理查德·沃夫克)先生一行來到我校服裝沐鸣·藝術設計沐鸣,與我院簽定合作協議,締結為友好姐妹沐鸣🚵🏻♂️。
 在時裝設計系老師Thomas Voorn (托馬斯·馮)的帶領下, 德庫寧沐鸣的學生先後參加由我院承辦的2006年和2007年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暨“長寧·東華時尚周”的“經緯·東華杯”多國服裝院校學生設計大賽, 並分別獲得銅獎和技術創新獎。 2007年11月,德庫寧沐鸣“城市實驗室”的4位同學與鹿特丹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沐鸣工業設計系的6位同學在指導老師帶領下,來到上海,與我院工業藝術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系的同學進行了長達10天的“互動創意”🙇🏼♂️,設計現場與最終展示均在老場坊1933進行🤾🏼♂️,是上海創意產業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視覺傳達系的師生參與了全程的攝影、攝像記錄工作👨🏻🦲。
 11月底,我院書記、副院長、系主任等一行5人回訪了鹿特丹大學,這也是我院首次正式訪問該校。該校的教學設施💩🤺、教育模式🤙🏻❔、實驗室管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行還商談了下一步合作的意向與形式。
 附👩🏼🦳:畫家德·庫寧簡介 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出生於荷蘭的鹿特丹,12歲進入鹿特丹藝術與工藝學校就讀👨,22歲移居紐約。最初靠漆房子和商業設計為生🌙,直到1936年才從事專業美術創作😘。德·庫寧一生總是以女人和風景為作畫的題材🌶,他試圖從真實生活的環境中🧑🦯、復雜的矛盾中,尋找互相撞擊而產生的介於新、舊之間的第三形式。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的藝術中心從巴黎移師紐約。威廉·德·庫寧是號稱紐約派的抽象主義畫家中的靈魂人物🙌🏿。
 《春天的早晨》🧑🏼🚀,德·庫寧的力作,創作於198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