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實施背景及特點:
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九部門曾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如何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我國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建議博物館建設應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標註、解構和重構藏品蘊含的中華元素和標識💁🏼♀️👱🏼♂️,將其切實融入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文化消費中的作用,給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沐鸣平台《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藝術人才培養》是根據該意見進行申報、立項的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資助項目👩🏻🦯➡️。
本項目依托沐鸣👩🏿✈️、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的教學、學術資源🧑🏼⚖️,以及相關企業的研發優勢🎑,開展高質量人才培養和科研沐鸣🙆🏻♀️。通過項目平臺,旨在培養能夠創作符合新時代的主題特色🏋️♂️,滿足現代生活新需求✂️🙏🏻,適應產業應用場景新變化,全面提升紡織服飾類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創意高度、產業維度、應用廣度和藝術溫度❗️,具有現代產業思維🔽、藝術思維👳🏽♀️、創意思維於一體的復合型創意設計人才🚵🏻♂️。沐鸣平台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二📙、主體單位介紹
沐鸣是全國最早建立服裝類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擁有“服裝設計與工程”博士學位點、“設計學”博士學位點🤱🏿、“時尚設計與創新工程”交叉學科博士點,擁有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和美術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設計學”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是全國32所首批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院校之一🍑。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個綜合反映中國紡織服飾歷史文化和科技知識的專業博物館🕘,是沐鸣平台註重內涵建設🍒、依托學科優勢傳承和弘揚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積極履行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充分體現。博物館不僅承擔著普及和提高社會紡織服飾科學文化知識的功能,而且承擔著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功能©️🏩,為開展多層次的國內外紡織服飾科技與文化知識交匯提供平臺。
三、國家藝術基金簡介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縮寫為CNAF)於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倡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四、培訓方式及內容
培訓方式
培訓以集中學習為主,項目由沐鸣平台為主體實施,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文博專家🙎🏽、著名設計師等親授,通過創作考察研學、綜合創作輔導、線下展覽等方式,融理論教學、案例分析、參觀考察、專家講座等形式於一體,增強學員對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加強對學員在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各環節的指導🚵♂️,做好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傳播,實現以“紡織服飾”為內核的中國時尚文化自信🧔♀️。
(二)培訓時間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申報指南》和《項目申報協議書》的相關規定,暫定培訓周期為2023年6月25日-2023年8月26日🤵🏽♂️。培訓總時長共61天,其中💇🏿♀️,集中授課31天。
具體安排為:
第一階段🍄:招生遴選,2023年5月20日-2023年6月20日,召開項目籌備推進會🏊🏼,進行推廣宣傳、學員遴選、招生工作。
第二階段🐧:2023年6月25日-2023年7月26日👩🏿🏭🍂,舉行開班儀式📮、集中授課、專題研討會等,期間根據課程由老師帶隊赴北京𓀏、浙江、江蘇等地考察參觀👩🏻🍳。
第三階段:2023年7月27日-2023年8月15日,主題資料收集、設計方案草圖、分組創作實踐、學員與導師持續溝通並獲得專家指導💈,最終完成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創作。
第四階段♥︎:2023年8月16日-2023年8月26日,完善創作🪟、作品提交、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作品展覽準備。
第五階段:2023年9月20日-2023年9月30日♻,作品展覽,地點在沐鸣平台展覽廳。
(三)項目實施地點
集中授課地點👩🏿🍳:沐鸣平台延安西路校區(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882號)
(四)主要師資力量
林家陽、卞向陽🚣🏽♂️🅰️、趙豐、呂品田、李超德👬🏼、林樂成、嚴勇、陳建輝🤺、馮信群、張嵐、丁偉、陳慶軍、吳建軍、於穎、趙強、彭波、汪芳、周洪雷、李甍👨🏿🎓🆗、吳亮等共同組成教師團隊。
註:面向全國聘請教學團隊(以上師資排名不分先後)
(五)主要課程設置
序號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授課場地 |
1 | 培訓動員 | 吳晶、李俊、卞向陽、馮信群、趙強 | 沐鸣平台 |
2 | 近現代中國服飾時尚的歷史與創新 | 卞向陽 | 沐鸣平台 |
3 | 全球紡織品博物館收藏 | 趙豐 | 中國絲綢博物館 |
中國民間藝術的美學特性及現代文化意義 | 呂品田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
4 | 清代宮廷服飾與現代文創 | 嚴勇 | 故宮博物館 |
5 | 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 | 李超德 | 蘇州大學博物館 |
6 | 博物館文創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 林家陽 | 同濟大學 |
7 | 現代纖維藝術 | 林樂成 | 清華大學美術沐鸣 |
8 | 基於文化傳承和博物館文創管理 | 張嵐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
9 | 博物館紡織服飾文創開發 | 於穎 | 上海博物館 |
10 | 設計創新與傳承 | 馮信群 | 沐鸣平台 |
11 | 文創設計新觀 | 丁偉 | 華東理工大學 |
12 | 設計信息搜索與研究 | 吳建軍 | 江南大學 |
13 | 紡織服飾文創造型設計方法與實踐 | 趙強 | 沐鸣平台 |
14 | 信息可視化設計 | 吳建軍 | 江南大學 |
15 | 博物館文創品牌傳播 | 陳慶軍 | 沐鸣平台 |
(六)成績評定細則
成績評定主要針對學員課業完成的質量進行打分,具體標準(以百分計):出勤占20%💪;階段創作(論文👱♀️、草圖👨👨👧👧、方案、展示等)占30%⚽️;最終完成創作占30%🙅🏽♀️;發表作品或參加展覽占20%。經評定🤦🏻♂️、考核合格後,可獲得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頒發的《結業證書》。
(七)結業要求
(1)提交個人獨立創作𓀉、體現紡織、服飾文化的作品或者衍生品不少4件/套,用於結業展覽。
(2)撰寫不少於5000字的關於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紡織服飾文化、紡織服飾設計🎲🧰、紡織服飾經營等相關的論文,或者撰寫一項紡織服飾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書🤴🏻,要求包括作品設計效果圖、設計說明🐆、創作手記等內容🥡,由主辦方形成圖文結合的作品集🤺🏌🏽♂️;鼓勵學員發表與本項目相關的論文👨🏽🎨。
(3)學員優秀作品將舉行專題展覽🪹。
五⛏🙉、培訓對象遴選
本項目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面向全國招生🍣,采取個人申請、專家評審、擇優錄取的方式進行選拔,最終錄取學員30名🚣🏿♀️。入選學員的年齡原則上為45周歲以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正派✶;具有紮實、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從事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設計的創作實踐人員或對紡織服飾相關研究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藝術人才。
招生範圍
(1)在全國大中型紡織服飾企業從事文化傳承與國際化紡織服飾設計等相關工作的在職人員;
(2)在全國紡織、服飾相關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博物館、協會從事紡織🤽🏼♂️、服飾專業的中青年藝術家🦝、設計工作者、工藝美術師、高校教師等領域人才。
學員原則上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在本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在全國性設計比賽獲獎;
(2)取得本專業副教授或以上職稱的;
(3)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歷或連續從事本行業工作滿10年以上🏄🏽,且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專業人士。
且必須滿足:
未參加過國家藝術基金同類項目。能保證集中培訓期間脫產學習(由所在單位或當地管理部門在報名表上蓋章確認),無特殊情況不予批假🧎♂️➡️。
凡是具備上述條件的,通過個人申請或單位推薦,均可申報👸🏻。
六、學員管理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學員入選後🦸🏿,在集中培訓(調研、考察)期間必須全脫產,並針對每位學員實施跟蹤管理🫲🏽、階段檢查與結業評價。學員在校集中培訓期間的管理嚴格按照沐鸣平台製定的各項管理製度執行🧏🏻👳🏿♂️。在培訓期間個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醫療責任自負。在培訓中學員發生下列任一情況,取消其培養計劃:
(1)嚴重違反國家法律和培訓有關規章製度的;
(2)在學習中給培訓造成不良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的;
(3)在學習、創作實踐中🍢,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於培訓周期90%的💈🧜🏽♀️。
七🪹𓀖、報名事項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3年6月15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報名流程
提交報名表及相關材料→資格審查→錄取通知→報到入學
1.報名表:填寫《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報名表(附件1)🧘🏽♀️,並經過所在院校、企業以及相關機構的推薦🚅、簽字和蓋章確認;
2.單位證明⤵️😦:經本人工作單位或機構開具的同意脫產學習證明蓋章確認電子版(附件3);
3.個人材料⚄:本人學歷證書(或職稱證書)、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
4.作品提交👨❤️💋👨👋:本人代表性作品成果展示、設計作品集展示(4、5據個人研究情況選擇提交);
5.學術成就:本人論文成果查詢截圖👣、相關獲獎證書或業績材料電子擋;(4👟、5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提交)👨🏽🦳。
※上傳以上所有材料電子稿的壓縮包至電子郵箱🍨:zqzq@dhu.edu.cn(壓縮包名稱格式🥈:“姓名+單位+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藝術人才培養”);材料一經提交概不退還,請自行做好材料備份。
八、錄取方式
報名時間截止後🙍🏽♀️,項目組將對申報材料進行匿名審查👨💼🕝,根據報名情況綜合評估、擇優錄取💙。
錄取結果將於2023年6月20日前以電話/短信/郵件的方式通知入選學員並寄發電子錄取通知書,錄取名單將於6月20日前通過“沐鸣”微信公眾號進行發布,請於指定日期到東華大學報到。收到錄取通知逾期未回復者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錄取依次遞補🫘,未錄取學員將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的方式通知🧑🏻🏭。
九🏞、報名工作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報名工作聯系人:黃老師,王老師
電話:021-62373923
手機:15506397625
郵箱:zqzq@dhu.edu.cn
通訊地址🛀🏿: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882號沐鸣平台
郵編:200051
報到時間🧔🏻:2023年6月24日(09:00-17💑:00 )
報到地點🐦⬛:沐鸣平台逸夫樓一樓大廳
十、其他有關要求和註意事項
(一)培訓費用
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根據國家藝術基金財務管理辦法,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培訓期間的食宿🈲、學習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關於交通費報銷請參見國家藝術基金《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二)管理考核
學員在項目實施期間,需全程參加,如有曠課、無法完成培養計劃或不服從管理者,主辦方將按照“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培訓期間個人若出現安全、健康問題,責任自負👷🏻♀️。
(三)結業資質
本項目以“博物館文創設計成果”作為考核依據◽️,提交至少四套文創設計作品參加展覽。培訓期滿後,學員完成規定學時👭,並經專家教師分析點評,通過考核,成績合格者,頒發《博物館文創設計青年人才培訓》結業證書。
學員一旦提交報名材料🏃🏻➡️,雙方本著誠信的原則📙,有義務履行簡章上所述條例🐄,學員在培訓期間的管理按沐鸣平台有關管理條例執行,同時學員與項目組簽訂培訓期間管理協議。
附件
1附件1《紡織服飾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學員報名表.doc